成功信息安全审计之路:幕后战略视角
对许多公司而言,信息安全审计就像一场压力测试——一场检验安全理念是否真正完善的考试。但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公司不会将审计视为“压力”,而是将其视为反思当前威胁态势并主动改进安全措施的机会。在胜斐迩,我们深知,系统安全不仅仅是通过审计,更在于为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的未来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但是,您如何才能从战略上做好审计准备,不仅满足合规性要求,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际风险?
建立安全的基础
作为一家内部物流公司,胜斐迩 (SSI SCHAEFER) 处理着宝贵的资产——无论是处理实物库存、管理自动化系统,还是监控与物流流程相关的数据。为了确保一切安全,您不仅要锁好前门,还要安装安全摄像头、限制对敏感区域的访问,并持续监控潜在威胁。这种多层次的物理安全方法在信息安全中同样重要。胜斐迩 (SSI SCHAEFER) 在整个流程中依靠预防性和侦查性控制措施,以便在早期阶段检测并缓解黑客威胁。
构建这种方法的一个关键标准是 ISO/IEC 27001,它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(ISMS) 提供了清晰的框架。
加强访问控制
审计人员首先要检查的领域之一是访问控制:谁有权访问关键系统?有两个基本原则尤为重要:
“需知”原则:员工仅被授予履行职责所需的信息访问权限。
“职责分离”原则:关键职能应分离——例如,员工可能被允许修改供应商数据,但无权授权付款。
通过添加多重身份验证 (MFA),用户不再仅仅依赖密码,还需要至少一个附加因素,例如智能手机上的软件令牌。即使在个人设置中,MFA 也变得至关重要。在日常服务(例如网上银行、社交媒体平台或电子邮件程序)中使用附加应用程序或短信验证码,可以显著提高未经授权方访问账户的难度。
除了数字门禁控制外,物理门禁控制也是我们在日常工作环境中非常熟悉的。门禁卡和钥匙可以确保房间和建筑物的安全出入。访客使用访客日志进行进出登记,并且客人只有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场所。所有这些措施的结合构成了一种“多层级”的安全体系。
始终领先一步
信息安全审计不仅评估您当前的安全状况,还会评估您为应对未来威胁所做的准备程度。正因如此,审计人员特别重视软件更新和补丁管理。网络犯罪分子不断寻找过时系统中的漏洞,而未修补的软件缺陷可能会成为原本强大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。在 SSI SCHAEFER,我们采取包括主动系统更新和自动化补丁管理在内的安全措施,以确保基础设施始终受到保护,免受新威胁的侵害。
人为因素是关键因素
仅靠安全工具和技术不足以全面保护公司。人员在网络安全中也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。审计中最常见的危险信号之一并非系统漏洞,而是员工意识不足。社交工程攻击、网络钓鱼邮件和弱密码仍然是导致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。
投资持续网络安全培训的公司能够培养警惕的文化。定期进行网络钓鱼模拟和安全意识培训,使员工能够及早识别威胁并有效应对。在胜斐迩,我们实施了全面的在线培训计划,以增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。培训涵盖网络钓鱼检测、密码安全和安全上网习惯等主题,确保我们的团队对新兴威胁保持警惕。这些知识可以随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,无论是保障个人安全还是保护家人安全。
数据保护:不仅仅是加密
数据安全是审计的另一个重点。审计人员会仔细审查数据的分类、存储和传输方式。备份是否得到安全管理?敏感的客户数据是否受到保护,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?数据是否加密?ISO/IEC 27001 强调数据安全的整体方法,涵盖从加密协议到敏感信息的安全存储和处置的方方面面。全面的数据保护策略可确保即使发生安全漏洞,关键信息也能得到保护。
持续监控:主动安全的关键
信息安全并非一次性工作,需要持续的监控和调整。审计人员会评估公司是否部署了实时安全监控工具。这些解决方案能够洞察网络活动,检测异常情况,并快速响应潜在威胁。
ISO/IEC 27001 还要求实施风险管理流程,持续识别并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。通过将主动监控整合到结构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(ISMS) 中,公司可以向审计人员证明,他们不仅能够应对安全事件,还能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安全事件。
从监管合规到竞争优势
归根结底,信息安全审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,也是为了建立信任。员工、客户和合作伙伴都希望确保他们的数据安全无虞。当企业以战略思维对待审计时,他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增长机遇,同时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提升自身的声誉和韧性。胜斐迩不仅满足安全标准,还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,确保仓库管理人员在仓储和物流流程中拥有可靠的合作伙伴。
关于作者:

Sari Leino 于 2022 年 8 月加入 SSI Schaefer,担任集团信息安全团队的信息安全经理。她拥有信息系统理学硕士学位、工商管理研究生证书,并且是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 (CISA)。她的专业领域包括治理、风险管理、合规、审计、咨询和认证。在 SSI Schaefer,她专注于进一步开发全球安全框架,支持合规活动,并在整个组织内实施基于风险的改进措施。